您所在的位置: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实时资讯 » 企业动态 专访民生银行投行部总经理杨鲲鹏:用好科技手段 做好科技金融大文章

专访民生银行投行部总经理杨鲲鹏:用好科技手段 做好科技金融大文章

  来源:中国经济网 有245人浏览 日期:2023-12-25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分享到:
 随着中央金融工作会议将“科技金融”列为五篇大文章之首,各家金融机构纷纷在做好科技金融的文章上按下了“升级键”,以促进金融与科技“双向奔赴”。

  “构建兼顾发展与安全的科技型企业综合金融服务体系,是做好大文章的关键。”民生银行投资银行部总经理杨鲲鹏近日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专访时表示,我们建立了明晰的发展目标:服务范围更广、客户体验更佳、特色差异更明、市场品牌更亮、风险管理更优。

  具体目标上,比如,到2025年,服务包括专精特新企业在内的科创企业超过50000家,提供包括现金管理、便利结算、供应链金融、信用贷、知识产权贷、并购融资、股权融资、财务咨询等在内的综合服务。又如,打造民生银行科创金融特色品牌,尤其在国家科创金融改革试验区等重点区域建设科创金融业务桥头堡。

  那么,在具体实践中,究竟该如何定义和理解“科技金融”的内涵及业务范围?风控上最突出的问题和难点是什么,如何真正兼顾好服务效率和资产质量?

  科技金融是一个更加全面的概念

  《21世纪》:怎么定义和理解“科技金融”的内涵和业务范围?对于商业银行,做好科技金融大文章的关键何在?

  杨鲲鹏:业内多数人在听到“科技金融”的第一反应是联想到科创金融、金融科技。但是经过深入的学习和理解后,我们认为中央金融工作会议上提出的“科技金融”是一个更加全面的概念。

  科技金融包括了一体两面。一方面,金融助力科技发展,充分发挥金融资源配置优势,通过创新金融产品、改进服务模式,切实为从初创期到成熟期各阶段的科创企业提供金融服务,以金融之力助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另一方面,科技引领金融创新,科技手段将加快金融产品创新、丰富金融服务场景、提升金融服务效率和优化金融风险管理等,以科技之光赋能金融发展。

  做好科技金融大文章,既是商业银行落实国家战略和服务实体经济的社会责任,也是谋划未来、驱动发展的内在要求。民生银行要继续坚持对科技企业的服务全覆盖,要发挥战客和价客的牵引支撑作用,继续做好对科技龙头及骨干企业的专属服务方案;同时,按照中央聚焦重点、迎难而上的要求,当前的重点难点是如何更好地加大对中小科创企业的金融支持力度。

  如何深刻把握科技型企业特点,优化顶层设计,通过内部机制、文化、能力提升等一系列调整,勇于创新和自我革命,构建兼顾发展与安全的科技型企业综合金融服务体系,是做好大文章的关键。

  《21世纪》:做好科技金融大文章,民生银行下一步的目标是什么?

  杨鲲鹏:近几年来,民生银行围绕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以服务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为宗旨,由行领导亲自挂帅成立专项工作组,主动做好自身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从战略规划、顶层设计、体制建设和客群经营等方面形成一套组合拳,大力发展科创金融业务。

  关于做好科技金融大文章的决策部署要求,我们也建立了明晰的发展目标,具体包括:服务范围更广。到2025年,服务包括专精特新企业在内的科创企业超过50000家,提供包括现金管理、便利结算、供应链金融、信用贷、知识产权贷、并购融资、股权融资、财务咨询等在内的综合服务。客户体验更佳。深耕数字化转型,打造全新互联网+金融模式,深入客户经营场景,丰富线上化服务场景,强化产品使用便利度。创新打造更多以“易创E贷”为代表的特色产品,形成拳头产品矩阵,加以简单流畅的服务流程,不断提升客户全程体验。特色差异更明。深耕若干特色产业/行业,成为该领域的金融服务专家;依托我行战略客户,提升产业赋能能力,深入链式服务;优化扁平化作业管理模式,保障对客户需求的快速响应等。市场品牌更亮。打造民生银行科创金融特色品牌,尤其在国家科创金融改革试验区等重点区域建设科创金融业务桥头堡。风险管理更优。加大数字工具应用,提升风险识别精准度,提前做好风险缓释、化解等管控工作。

  服务科创企业有四方面痛点难点

  《21世纪》:结合业务实践,科技型企业究竟需要怎样的金融服务?

  杨鲲鹏:科技型企业除了耳熟能详的轻资产、投入高、成长高、风险较高的“三高一轻”特点外,在科技发展新形势下,又呈现出技术更新迭代更快速、商业模式更新颖、管理模式更特殊等特点。

  科创企业需要的金融服务兼具综合化和个性化。特别的是,授信支持未必是科技型企业最大的需求痛点,科创企业的金融需求范围不再局限于信贷,而是大大扩展,包括但不限于更便捷的结算管理、更定制的财富管理服务、更适配的产业资源嫁接、更精准的股权投资机构或资本市场链接等。注重财务指标分析、依赖抵质押物的传统银行信贷逻辑与科创企业的诉求是无法匹配的。

  《21世纪》:商业银行服务的痛点难点又是什么?

  杨鲲鹏:商业银行服务科创企业的的确存在一些痛点难点。比如我们看懂科创企业的能力还须提高。银企信息不对称问题在中小科创企业客群更为明显。科创企业细分行业众多、技术门槛高、专业性强,“爆发式增长”和“死亡陷阱”并存,同时科创企业的资产较轻,财务指标不一定如成熟企业好看,而商业银行前中后台人员普遍对科创企业所处行业、技术、细分领域市场等信息存在理解上的困难,又要摆脱传统抵押路径依赖,重点依据其经营和资质情况判定其还款意愿和还款能力,并进行有效贷后管理,具有一定挑战。

  比如我们服务科创企业的工具还不够先进。商业银行在科创金融产品、科创准入评级模型、科创信贷审批模型的开发迭代和业务流程的数智化水平,仍存在巨大提升空间,目前尚未全面满足客户所期待的更高效、更敏捷、更综合和更个性的需求。

  比如我们服务科创企业的拳头产品还不够丰富。商业银行为科创企业提供服务的线上化场景还不够丰富,产业链、供应链生态资源整合还需要进一步深化,特别是对于科创企业的股权融资需求,商业银行在联动政府基金、市场化PE/vc、产业龙头等生态伙伴方面效果还不够好,“贷款+外部直投”模式还需要进一步打磨。

  六方面加强风控的专精特新能力

  《21世纪》:风控一直以来都是金融行业的“命门”。科技金融的快速发展,对金融风控提出了哪些新的要求或新的挑战,最突出的问题和难点是什么?如何真正兼顾好服务效率和资产质量?

  杨鲲鹏:这个问题特别好,非常切中要害。中央高度重视统筹发展与安全,强调按照市场化、法治化原则,防止一哄而上、盲目投资和低水平重复建设,严守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底线。民生银行坚持业务创新与风险防范并重一以贯之,稳中求进,久久为功,识别伪创新,坚决守住风险底线。前面也提到了科创企业的特点,专业性强、发展阶段早、资产结构轻,死亡陷阱和爆发式增长概率并存等,与银行传统企业客户差别很大,的确带来了不小的挑战。

  在具体应对实践中,民生银行在以下几方面加强风控方面的专精特新能力。

  一是组建总分支三级联动的专业服务团队,跨部门、跨条线柔性架构,营销、推动、审批、放款、贷后全流程敏捷协同。在重点分行组建专门的科创营销团队、中台服务团队,并设置科创专职审批人。我们认为让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是控制风险的关键。

  二是提升专业能力,科创金融业务开展迫切需要提升看得懂、看得准的能力。一方面,总行牵头搭建科创企业评价平台。运用人工智能、大数据等信息技术,借力工商、税务、海关、专利等数据和第三方信息科技机构在企业经营行为评价和科技实力评估上的专业优势,结合既往营销经验,从行业发展前景、企业创新能力、研发投入、核心团队稳定性、市场认可度、产业链地位和风投融资进度等维度对企业进行数字画像,指导一线客户经理进行风险识别并精准筛选优质客户,为其适配产品和权益。另一方面,总行牵头建设行研赋能平台,强化自身行研能力提升。整合外部专家智库资源,聚焦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航空航天、新材料、新能源等“硬科技”特征鲜明的细分赛道研究,研究成果与风险策略相结合,形成科学决策机制。以干代训,强化自身团队专业能力提升。

  三是出台专门政策。民生银行目前针对科创企业设计了专属风险评级模型,出台专门审批指引,建立了多层级专项授信组合,执行专属信贷政策。同时,总行牵头持续优化迭代端到端流程、完善风控预警等基础系统模块,健全以客户为中心的多维度风险评价机制,提升风险合规管控能力,坚持全流程风险管控。

  四是运用专门工具。充分借助人工智能全方位加大数字化工具运用,重点升级迭代风险管理方式,全面覆盖客群筛选、营销触达、产品创新、授信审批、贷前调查、贷中管理、贷后监控等场景,确保资金进入科创实体发展循环。同时,线上与线下有机结合,一方面充分发挥商业银行在风控方面的沉淀优势,另一方面利用云计算、大规模机器学习等金融科技手段,有针对性地提高对科创企业的评级、信用风险评估、非现场监测和预警能力。

  五是完善专业机制,积极探索完善的风险转移和分担机制,与保险公司、担保公司、政府补偿基金等协力联动。同时积极利用认股权、贷款+外部直投等模式,探索可行的风险补偿机制。

  六是执行专项尽免。针对科创金融业务,完善科创金融尽职免责清单,细化和落实尽职免责制度,综合考虑宏观环境、企业技术、市场变化等问题,在不存在道德风险前提下对相关人员实施应免尽免。

免责声明: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