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实时资讯 » 企业动态 中银协发布《中国贸易金融行业发展报告(2022-2023)》

中银协发布《中国贸易金融行业发展报告(2022-2023)》

  来源:中国经济网 有274人浏览 日期:2023-07-24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分享到:
 近日,中国银行业协会贸易金融专业委员会(以下简称“贸金委”)在2023年全体成员会议上成功发布《中国贸易金融行业发展报告(2022-2023)》(以下简称《报告》)。这是中国银行业协会连续第七年发布该报告。《报告》由贸金委副主任单位交通银行牵头,国家开发银行、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中国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中信银行、中国光大银行、招商银行、上海浦东发展银行、中国民生银行、汇丰银行(中国)、中国进出口银行、浙商银行等13家贸金委成员单位共同撰写。

  《报告》从宏观环境、政策环境、发展现状、创新与发展、风险与挑战、机遇与展望等六个方面,全面总结了2022—2023年上半年银行业贸易金融业务发展情况,并以专栏形式展现了丰富的贸易金融创新案例,旨在为中国银行业贸易金融业务创新与发展提供借鉴和参考。

  2022年,外贸进出口规模再上新台阶,质量稳步提升。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42.07万亿元,同比增长7.7%,连续6年保持世界第一货物贸易国地位。我国银行业贸易金融业务近五年也实现了结算业务逐年增长、融资业务稳定增长的良好发展态势。据贸金委不完全统计,2022年,我国主要商业银行国际结算业务总量10.60万亿美元,较2021年增加0.51万亿美元,总体增幅5.05%;我国各主要商业银行国际贸易融资业务量涨跌互现,国际贸易融资业务总量小幅增长5.69%,同时呈现出表内贸易融资业务占比小幅回落,进口贸易融资业务占比大幅回落等特点;我国主要银行国内信用证结算总量1.99万亿元人民币,同比涨幅达33.16%,增长较快;我国商业银行保理业务持续发展,国内保理业务依旧为主要增长点,占比达92.71%。

  2022年以来,银行业在贸易金融业务方面的创新主要集中在四个方面:一是伴随科技赋能供应链的逐步深入和迅猛发展,金融业务与科技创新、产业发展、场景生态的融合发展得到促进,金融机构利用大数据资源、数字化平台对接等手段,持续创新贸易金融产品,以充分满足小微、外贸企业的金融需求;二是随着人民币跨境使用便利化程度不断提高,金融机构积极创新跨境人民币贸易金融产品,推出跨境人民币资金池、跨境人民币供应链金融等一系列贸易结算和融资产品,有效助力人民币跨境收付金额逐年增长;三是金融机构在自贸区、保税区、特殊经济功能区进一步加大贸易金融创新力度,充分利用区域政策优势,开拓国内国际两大市场,统筹利用两种资源,带动当地经济发展;四是基于服务“走出去”客群的出发点,依托OSA、NRA、FTN“三类账户”体系,我国境内金融机构除了在各账户监管范围内为企业提供基本的结算与汇兑服务外,还通过贸易链条将境内母公司授信资源传输到境外子公司,协助企业充分利用在岸、离岸两个市场的融资价格和汇率差异降低企业的财务成本,联合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为境外公司办理出口信保融资等,进一步丰富离岸贸易金融产品、扩大离岸贸易金融服务范围。

  《报告》详细阐述了落实二十大精神,把服务国家战略、推动高水平对外开放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助力构建新发展格局,以及推动服务贸易、数字贸易发展等,都将给银行业贸易金融业务带来新的发展机遇。银行业金融机构应聚焦外贸产业链、供应链的结算和融资需求,积极助推外贸结构优化升级,切实服务区域协调发展;在不断创新贸易融资产品和服务的同时,加强对贸易融资的监管和风险控制;创新发展服务贸易、数字贸易,把握贸易金融领域发展的新契机。

  《报告》选取中国进出口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中国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中信银行、上海浦东发展银行、兴业银行、浙商银行、北京银行、江苏银行、浙江网商银行的贸易金融创新案例,内容涉及国际结算、国际贸易融资、贸易融资平台、铁路运输单证金融、动产和权利融资、供应链金融等产品和服务,从产品背景、产品特色、业务流程和取得成效等方面进行了详细介绍。

免责声明: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