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实时资讯 » 国内资讯 21社论:加强监管国内交易市场,完善资源保障体系建设

21社论:加强监管国内交易市场,完善资源保障体系建设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有245人浏览 日期:2022-03-29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分享到:
  近期,锂、镍等重要原材料价格大幅上涨,导致一些新能源汽车企业因此上调车价。日前,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席万钢在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论坛上表示,去年下半年以来,动力电池材料价格快速增长,已经背离了供需,产生了非正常的增长。
 
  事实上,此轮原材料涨价是自去年开始的。新能源汽车市场需求旺盛,带动上游原材料价格也出现了一定程度的涨幅。2021年全球新能源汽车的销量再创新高,达到675万辆,同比增长了108%,其中欧洲同比增长了66%,美国增长了100%以上,中国产销同比增长160%以上。新能源汽车销量大幅增长引起上游原材料合理增长。但是,正是这种需求猛增的趋势,也刺激了上游产能投资。这个因素导致一些资本趁着上游扩张产能还没有真正投产前,开始囤积和炒作,使得这些金属材料和其他传统大宗商品一样具有了金融属性。
 
  今年俄乌冲突爆发后,由于俄罗斯是全球镍金属的重要提供方,导致全球金属供给不确定性增加,给了一些国际资本投机者机会,趁机炒作锂、镍等原材料,其中,伦敦镍还一度被炒到天价。地缘政治冲突、供应调整、需求旺盛等因素制造的持续不确定性,让这些投机者有了囤积居奇的机会,从现货到期货进行联动炒作。在过去两年,汽车行业也遭受芯片短缺的冲击,其中也有囤积炒作的原因。现在该行业又面临动力电池原材料价格持续和过高上涨的压力,导致新车价格不断上调。原本在石油价格大幅上涨的背景下,新能源汽车市场吸引力增加,但目前的价格上涨在一定程度上抵消了这个优势。
 
  鉴于这些金属的稀缺以及新能源汽车市场空间的巨大,以长远计,目前有两种应对上游不断涨价的趋势性方案。一是加快发展钠离子、无钴、固态电池、燃料电池等新型电池技术。在巩固中国现有锂离子电池技术和产业优势的基础上,促进电池技术和材料多元化,建设完善动力电池回收利用体系,有效缓解稀有金属、稀缺金属资源供给矛盾。二是,汽车制造企业与上游企业进行战略合作,以确保上游重要材料供给的稳定性。日前,大众汽车宣布与华友钴业、青山集团签署战略合作谅解备忘录,共同在印度尼西亚布局镍钴资源开发业务;盛新锂能也拟引进比亚迪作为战略投资者。其实此前,早已有大量汽车厂商与电池制造商形成了合资或投资关系。但若能直接与更上游的原材料提供商合作,则更能确保未来动力电池不被“卡脖子”。
 
  就近期新能源汽车原材料价格过快过高上涨的问题,目前较为紧迫的是加强交易市场管理,打击囤积炒作。在中国,锂、镍等原材料不像煤炭那样能做到自给自足,而在一定程度上需要依靠国际市场进行供应。但是,中国仍然可以加强监管国内交易市场,在畅通国际物流的渠道和贸易流程等方面加强国际合作。最重要的是,完善锂、镍、钴等资源保障体系建设,增加战略储备,通过开发和采购,完善国内国际互济的多元化保供体系,掌握相对的市场主动性。中国企业也应该通过这次事件,自觉培养风险防控忧患意识,主动储备防范风险的应对预案,而不是被动地将成本传导给消费者。
 
  新能源汽车行业已经度过了培育期,全球销量大增意味着新能源汽车越来越被主流人群认可,市场潜力巨大。但是,全球新能源汽车企业还没有进入收获期,大部分企业目前仍然处于亏损状态,尤其是国内企业,因为研发投入大,竞争压力大,许多企业还没有跨过通过规模化生产降低成本的门槛。在这种行业状态下,产业链上下游应该是共生关系,而不应该仅仅追求某一环节的短期利益。如果抬高新能源汽车价格后影响到市场销售,在上游扩产的同时下游不景气,最终影响的还是上游。当然,炒作价格的可能是行业外的一些金融资本,这属于短期投机行为,但有可能会影响整个行业生态与产业链,因此需要高度警惕。
免责声明: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